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現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一)堅決完成糧食生產任務。持續開展小麥畝產跨千斤、玉米單產提百斤示范行動,推行全程精細精準科學管理,確保播種面積穩定。鞏固大豆擴種成果,加強優質專用糧油生產。落實糧食生產支持政策,探索建立與農資價格上漲幅度掛鉤的動態補貼辦法。
(二)強化“菜籃子”產品生產。瞄準京津冀市場需求,加快打造衡水滄州高品質蔬菜產業示范區,與北京共建一批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打造一批“河北凈菜”生產示范基地。加強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動態管理。落實國家促進鮮奶消費各項舉措,推進奶牛場智能化建設和升級改造,支持奶牛牧場重點項目建設。支持深遠海養殖和現代海洋牧場建設。
(三)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嚴格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管制,分類穩妥開展違規占用耕地整改復耕。堅持“以補定占”,嚴格落實國家耕地占補平衡改革政策。因地制宜推進撂荒地利用,對確無人耕種的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多途徑種好用好。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續整治“大棚房”和“割青毀糧”。
(四)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結合大中型灌區建設,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省級投資補助水平,通過“以獎代補”方式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等直接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過程監管,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支持建設一批先進設施園區、畜禽標準化養殖場、設施漁業養殖基地。
(五)加快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分區分類制定實施鹽堿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方案。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集中攻關培育一批、篩選推廣一批耐鹽堿作物品種。構建種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鹽堿地特色產業鏈條。
(六)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圍繞核心種源、農機裝備、合成藥物、耕地質量提升和農業節水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培育一批生產急需的自主優良品種,發展壯大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領軍企業。提升農業創新驛站全產業鏈服務水平,每村培養1名農技員。加強高性能農機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補上丘陵山區和林果業、設施農業等專用機具短板。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打造智慧農業場景。
(七)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用好國家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持續擴大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依法依規探索開展“小田并大田”集中連片整理,提升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水平。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生產、勞務等居間服務。
(八)扎實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將受災較重的農田列入高標準農田新建或改造提升計劃,支持修復重建蔬菜棚室、畜禽圈舍、養殖池塘,推進農業設施升級換代。扎實推進2023年洪澇災害災損農房重建。推進重點水源、灌區、蓄滯洪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實施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庫建設等工程。加快發展農業、農房、巨災等保險,三大主糧和重點特色農產品政策性保險實現全覆蓋。
二、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九)落實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精準落實動態監測和幫扶措施。對存在因災等突發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符合政策規定的可開辟“綠色通道”先行幫扶救助。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探索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
(十)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內生發展動力。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推動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省級以下銜接資金重點支持有條件的脫貧縣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強幫扶項目資產管理,符合條件的納入農村集體資產統一管理。落實就業幫扶政策,確保脫貧人口特別是受洪澇災害影響的脫貧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穩崗就業。
(十一)強化對脫貧地區幫扶支持。在財政、土地、人才、項目、生態等方面對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給予支持。嚴格落實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金融支持“分片包干”責任制。易地搬遷至城鎮后因人口增長出現住房困難的家庭,符合條件的統籌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
三、加快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二)做大做強農業主導產業。一體推進產業集群、園區、項目建設,重點支持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補鏈強鏈延鏈。開展產業鏈招商,引進一批戰略合作項目和行業領軍企業,支持建設一批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先行區。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重點村鎮鄉村旅游水平,打造鄉村旅游集聚區,持續擴大“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影響力。
(十三)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支持建設區域性預冷烘干、儲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實施一批智能化、清潔化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重點打造一批中央廚房產業園區,支持邢臺市建設食品加工產業隆起帶。實施“強龍行動”,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業領軍企業。
(十四)完善提升農村流通體系。健全縣域物流配送體系,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村級寄遞物流基本實現全覆蓋。改造提升產地、集散地批發市場,加強集采集配中心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城郊大倉基地和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實施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建設一批縣域電商直播基地。持續整治農村假冒偽劣產品。
(十五)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大力發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支持農戶發展家庭經營項目。深化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和涉農企業扶持政策與帶動農民增收掛鉤機制。深化京津冀勞務協作,做大做強“河北福嫂·燕趙家政”勞務品牌。在重點工程項目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繼續擴大勞務報酬規模。開展農民工服務保障專項行動,完善根治欠薪長效機制,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以出租、合作開發、入股經營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產。
四、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建設
(十六)提升鄉村規劃引領效能。以縣域為單元統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布局,明確建設任務和優先序,加快補上短板。結合實際分類編制村莊規劃。穩妥有序開展以鄉鎮為基本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強村莊風貌管控,突出鄉土特色和燕趙文化。
(十七)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整治環境“臟亂差”為切入點,深入開展村莊清潔攻堅行動。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探索農戶自愿按標準改廁、政府驗收合格后補助到戶獎補模式,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分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農村“黑水”、“灰水”一體化處理有效模式。加強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排查和源頭治理。深化美麗庭院示范創建。
(十八)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實施供水水質提升行動,持續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實施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加強重點村鎮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同步完善交通安全設施,鼓勵支持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加強氣源、電源供應和安全排查,確保農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鞏固農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成果。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進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
(十九)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大力發展以公辦幼兒園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穩步提高鄉村醫生中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比例,補上醫務人員、藥品儲備等方面短板,提高農村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逐步提高縣域內醫?;鹪卩l村醫療衛生機構使用比例,加快將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支持具備條件的鄉鎮養老機構轉型提升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鼓勵發展老年助餐和互助服務,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激勵機制。
(二十)強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力度,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健全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強化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質量安全控制和產品檢測。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推進水系連通、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復蘇河湖生態環境。落實“三北”工程攻堅戰任務,建設一批省級森林鄉村。
(二十一)提升縣域城鄉融合發展水平。構建以縣城為樞紐、以小城鎮為節點的縣域經濟體系,擴大縣域就業容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鉤、由常住地供給機制。統籌縣域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護,發展城鄉學校共同體、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養老服務聯合體。深入開展城鄉融合發展綜合試點。
(二十二)開展和美鄉村示范創建。突出重點區域,統籌規劃、連片建設、梯次推進、迭代升級,省級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和美鄉村示范區、示范村。
五、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二十三)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責任,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爭創先進、整頓后進機制。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持續開展村黨組織“爭先創A”行動,推行村級議事協商目錄制度。推動干部下沉,優化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選派管理。加大編制資源向鄉鎮傾斜力度,縣以上機關一般不得從鄉鎮借調工作人員,嚴格實行上級部門涉基層事務準入制度。深化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二十四)持續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探索實施“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促進城市優質文化資源下沉。開展“大地歡歌”鄉村文化建設年、“戲曲進鄉村”等活動,培育“冀農樂”農民文化體育品牌。
(二十五)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廣泛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和“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典型選樹宣傳。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有效辦法。完善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等約束性規范和倡導性標準。推動黨員干部帶頭承諾踐諾。持續推進高額彩禮、大操大辦、散埋亂葬等突出問題綜合治理。
(二十六)扎實開展平安鄉村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開展星級平安村(社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創建。常態化推進農村掃黑除惡。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和電信網絡詐騙。開展農村道路交通、燃氣、消防、漁船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治理攻堅。加強鄉村治安防控,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資源向農村地區延伸。
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二十七)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發揮縣委“一線指揮部”和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作用。加強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建設,強化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職責。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嚴格落實“四下基層”制度。
(二十八)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扎實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健全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制。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嚴格控制農村集體經營風險。落實對集體資產由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登記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下實行稅收減免政策。
(二十九)強化多元投入機制保障。堅持將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集中財力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項目,落實土地出讓收入支農政策。支持市縣把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重大工程項目納入新增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創新支持糧食安全、種業振興等重點領域信貸服務模式。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投放。提高農業融資擔保業務覆蓋面和普惠率。擴大農村金融服務專員試點范圍。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防范糾正投資經營中不當行為。加強涉農資金項目監管。
(三十)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探索完善鄉村人才培養管理制度,有序引導城市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下鄉服務。推進對鄉村中小學教師、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開展鄉村振興帶頭人培育行動。推廣醫療衛生人員“縣管鄉用、鄉聘村用”,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